标题:奉化:外来媳妇眼中看浙江奉化滕头村变迁 |
|||
输入单位:
奉化电台
输入时间:
2009-12-14 8:33:00 |
|||
下载: |
(目标另存为) | ||
强县强村看变迁 现在播送奉化台记者王也儿、邢良军采写的录音报道“外来媳妇眼中看浙江奉化滕头村变迁”。 (出口述)提起奉化市滕头村,人们会说那是“全球生态500佳”、“世界十佳和谐乡村”,还是全球唯一入选2010上海世博会“城市最佳实践区”参展案例的乡村;去过那的人会说那里村容整洁、经济发展,是一个美丽的村庄。那么,在嫁进滕头的外来媳妇眼中,滕头又是怎样的面貌呢? 今年60岁的任瑞燕嫁进滕头已经有将近40年了,当时的滕头还是一个“农田高低不平,洪涝连年不断,收入一百挂零” 的穷村。任瑞燕说:“当时小雪小雨也要做,(生活)非常艰苦。那时候(村里)一排排屋看起来不好,小屋,屋子都挤在一起,到处是鸡粪。” 为了改变贫穷的状况,滕头人在老村支部书记傅嘉良的带领下, 历时十多年,把1200多块高低不一、亩产只有100多公斤的低产田,改造成了高产粮田。同时还办起了企业,发展起了农家乐。任瑞燕家的生活随之得到了很大的改善。 1997年,来自奉化市大堰镇的王茂燕成了一名滕头媳妇,之前她已经在滕头当了四五年幼儿园老师。王茂燕说:“当时旁边的那个农家乐已经弄起来了,这边的农家乐、旅游餐馆景点可能已经有了,那边还有盆景园啊,我们民房住宅区一排排装修过的,全部规划过的,比较整齐的那种。” 王茂燕结婚的时候,家里用的还是村里燃料沼气。没过几年,因为作为沼气主要来源的畜牧场对环境有严重污染,村里从生态环保大局出发,拆了猪场和沼气装置,让村民改用液化气,每年给每户家庭发放能源补贴费。 王茂燕结婚时的新房是一间70多平方米的老房子,一家人住显得很局促。不久,滕头村为改善村民居住条件,开始建造小康住宅区。村民只要出建房子的材料、人工等费用,外部装修与绿化由村里统一规划,其他费用也是村里负担。王茂燕本来打算到奉化市区买套房子,此刻完全打消了这个念头。她们家的新房子有210多平方米,是村里建的第三批别墅。王茂燕说:“第一批的时候是可建可不建的心态,第二批的时候哎呀我想建了,第三批的时候就抢着要建了,到第四批的时候我抢着建但是不能建。” 来自湖北武汉的吴洁第一次到滕头就喜欢上了这里,2005年她大学毕业后就在村里找到了工作,第二年与认识多年的滕头男友结婚,成了这里的媳妇。吴洁说:“(滕头)就是给我的感觉不像一个农村。因为我是外地人,我老家里面那个农村还是泥巴地,黄泥巴黑土的那种。” 短短几年,吴洁又亲眼看着滕头向更美更好的方向发展:村里建设“太阳工程”,一部分村民家安装了太阳能分户热水器,景区一些路段用上了太阳能路灯;村里建起了生态型公厕、建成了3000多平方米的生态停车场等等。去年,滕头村还从全球80个城市113个申报案例中脱颖而出,成功入选2010年上海世博会“城市最佳实践区”参展案例,成为世界上唯一入选此参展案例的乡村。吴洁说:“发展挺快,每年都有不同的变化,像我刚来的时候,这个温室大棚还是原来老的嘛,那边的游乐场也没有,百年老居迎香居也没有,这都是后来慢慢建成的。” 任瑞燕、王茂燕、吴洁她们都在滕头村找到了自己的幸福,在这里快乐地生活。目前,滕头村村民享有医疗保险、社会养老保险等福利,村里人人有活干,家家都是小康富裕户。今年,任瑞燕大妈因为年满60岁,从村里领的养老保险金从原来的每月260元增加到450元。现在,她是村里腰鼓队的队员,一有大小活动都可以见到她的身影;王茂燕是村里的妇联主席,每天总是忙个不停;而吴洁现在在村里的创AAAAA景区办公室工作,正为滕头更上一层楼而忙碌。她们也在为滕头添上亮丽的色彩。(口述止) |